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家民企的共同富裕之路

是大橘呀 地产知识橘 2022-12-01


最近,“共同富裕”这个词相当火。
 
自从今年上半年,这个词被写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之后,开始密集出现在各类会议、文件和大众话语体系之中。
 
从“先富带后富”转向“共同富裕”,从效率优先转向兼顾公平,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当下经济发展和分配的底层逻辑。
 
在地产行业,这是“房住不炒”的高阶表达。
 
在这个表达之下,一面是密集出台楼市调控,控制大众购房成本;
 
另一面,是做好“三次分配”,鼓励企业或居民基于道德等因素,自发自愿地通过慈善、志愿行动等方式,去帮助弱势群体。
 
简单点说,就是前几天中央财经委会议中明确提及的那句话:
 
“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。”
 
作为传统的行业,房企作为“先富起来”的群体,肩上的担子已经显而易见。
 
但是,我们发现,在遥远的24年前,就已经有一家刚刚“富起来”的小房企在默默进行“三次分配”,实践朴素的“共同富裕”了。
 
24年后,这家小房企的规模早已冲到行业排头兵的位置,它的名字,叫碧桂园。

 
昨天,碧桂园发报。
 


数据整体稳健,权益销售额同比增长14%,净利润增长2.3%,权益回款率超过九成。
 

各项数据继续保持行业领先,但另外一组数据更为亮眼——

 


要知道去年的年中报,碧桂园集团以及创始人国强累计慈善捐款刚刚过67亿,精准扶贫也只覆盖到9省14县,惠及的农村贫困人口,不过33.7万人。

经过脱贫攻坚的2020年,无论是捐款的数量,还是帮扶的区域,惠及的人口,涨幅至少是三分之一,甚至更高。
 
和“共同富裕”放在一起看,就很有智慧、很有意义了。
 
这智慧并不是一天炼成的。
 
时间线可以追溯到1997年。
 
当时的碧桂园初出茅庐,刚刚成功开发出第一个项目,杨老板就开始捐钱了。
 
每年100万,用来设立仲明奖学金,资助广州高校的特困大学生。
 
到了2002年,碧桂园在广东已颇有名气,杨老板捐出2.6亿元,创办了一所民办高中——国华纪念中学。
 
这是全国第一所纯慈善、全免费的民办高中,不但花掉了当时杨老板的一半身家,而且至今还在不断追加投入。
 
但是,20年间,这里走出了接近150个博士,三千多名贫困学子的命运被直接逆转。
 
而到了去年,福布斯的中国慈善榜上,杨国强家族第13次入榜,一年就捐了23.8亿元,位列第四。
 
……
 
当然,“共同富裕”也不仅仅是捐钱那么简单。
 
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雇更多的员工,纳更多的税,是作为一个企业更基础的社会责任。
 
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数据:
 


在一年以前,这个数字是87,851人。
 
逆势增长超过6%。
 
而在纳税方面,碧桂园近五年的累积纳税额达到1257亿元。中指研究院统计,2020年百强房企纳税额均值为72.2亿元。
 
这么一算,碧桂园的全年纳税总额已经达到百强均值的9倍了。
 

 
除了捐钱、纳税这些常规操作,碧桂园在“共同富裕”上,甚至还有产业帮扶方面的考虑。
 
简单点说,不但输血,还希望能够让他们自己造血。
 
说一个小小的侧面吧。
 
对于贫困地区的创业农户,碧桂园下过很多“扶贫订单”,尝试发挥技术以及营销渠道优势,让扶贫产品找到销路,走出大山。
 
当这些创业者开始做大,逐渐意识到管理的瓶颈时,碧桂园甚至为他们搞起了研修班。

碧桂园紧紧抓住“人”这个因素,下大功夫培养“创业青年”等关键人群,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,组建一支带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。

 

在帮扶地区选择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”的返乡扎根创业青年,提供“设基金、建工厂、造品牌、送技术、拓市场”等全方位服务。


并联合清华大学举办研修班,帮助他们提高创新创业能力,做到“重点帮扶一人,广泛带动一群”。目前已帮扶超10000名返乡扎根创业青年,间接带动近40000名贫困户增收。


不仅仅是这些,截至2021年7月19日,碧桂园在9省14县共开展了724期培训班,开展就业招聘会141场,共有42522人参加培训。


其中贫困户参加培训16226人;共有24647人实现上岗就业,其中贫困户就业9597人,保守估计覆盖贫困户人33600人。


在财报里,碧桂园也表达出了下一步的希望:

 

“通过广东碧优选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构筑商业桥梁,将乡村的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带到城市和社区。

 

或许,这也可以理解为,头部房企对于“共同富裕”这件事的高阶表达吧。


以上为正文,来自是大橘呀

更多楼市原生内容,欢迎关注局姐的「地产知识橘」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